教學管理
淺談德愛課堂的實踐與思考
張運罡
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學.怎樣使自己教得又高效又輕松?怎樣使學生學得又高效又愉快?這是德愛教師天天在思考的問題,我校在校領導正確指引下,在學習洋思模式:先學后教,當堂訓練,對此我談談在教學實踐上的一點體會。
一、兩個目標
1 . 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為目標
2. 以提高升學率為目標
二、一種信念
點燃了他人,照亮了自己;托起了他人,堅強了自己;完美了他人,成就了自己.
三、兩類優(yōu)先
1.學優(yōu)先教
①怎么學優(yōu)先怎么教.
②學生的需求優(yōu)先教師的需求.
教師要貫徹“學生是主角”的課堂教學觀.講臺上站著的不要總是教師,它是課堂智慧的源頭,所以學生理應也是講臺的擁有者;粉筆不要總是停留在教師手上,它是課堂智慧的延伸,所以學生理應也是粉筆的主人.
2. 過程優(yōu)先結果
①考得不好.真的是考的不好嗎?
②粗心大意.真的是粗心大意嗎?
我們教師要樹立“以發(fā)展為中心”的教學理念,重視并倡導師生共同發(fā)展.應更多的關注發(fā)展的過程,確立過程優(yōu)先結果的發(fā)展觀.現(xiàn)在看過程,將來才有結果可看;現(xiàn)在看結果,將來什么都沒了.
四、 學法
1.自讀
①課前讀:了解問題的條件、結論及清晰程度,勾勒知識的基本框架;嘗試理解整個問題,并選擇一種觀點來表達它,考慮可能應用的原理和技巧;試做課后練習;標出疑點、難點.
②課內讀:弄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;能尋找和探索有關的信息及各種可能的方法;能找出新舊知識間的結合點;能提出問題并加以思考.
③課后讀:能用發(fā)展性觀點理解課內知識;嘗試用數學的思想、方法對所學知識 進行歸納、總結;能找出知識的集中點和發(fā)散點;思考和進一步認識前面未注意到的信息和細節(jié),注意到有潛在價值的過程。
2.自探
①探求概念、公式、定理、法則的提出過程,知識形成發(fā)展過程,挖掘出其特征性質.
②能進行一題多解、一題多變、一題多用的嘗試與研究.
③積極探索知識的背景材料,并嘗試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..
五、 二議
1.議亮點
①對解題過程的智巧性與程式化等思維的閃光之處作深入的剖析,并進行數學化歸納.
②通過對數學思想的接受,達到對數學對象中隱含的整體性、次序性、和諧性的領悟,能夠越過邏輯推理而作出種種預見,即產生數學直覺.
2.議盲點
①探尋疑難問題的解決途徑.
②明確知識的結構特征,以求認識的統(tǒng)一.
③尋求產生盲點的原因,以求查漏補缺,探源奠基.
六、一點撥
①突破思維障礙,使學生產生頓悟.
②串聯(lián)學生的思維過程,是學習得以順利延續(xù).
③突破“知識臨界點”,使學習加以深化.
七、教法
1.三講
⑴想一想能懂的,慎講;
⑵跳一跳能懂的,精講;
⑶議一議不懂的,深講.
2.兩能力
⑴運算能力
算理——合理、簡潔、快速
⑵推理能力
演繹:舉一反三
演繹是從一般性知識引出個別性知識,即從一般性前提得出特殊性結論的過程.
八、關于學生
1.問與不問:想一想能懂的,不問;跳一跳能懂的,慎問;議一議不懂的,必問.
2.學習的七種武器:讀、聽、練、講、糾、辯、悟.
3.“1+1”組合
一幫一組合:挑朋友
一對一組合:找對手
什么是對手?
實現(xiàn)夢想的另一只手
4.學會欣賞
①經常將自己的缺點與他人的優(yōu)點比較.
②欣賞他人是一種境界,學習他人是一種智慧,借鑒他人是一種收獲.